【龍尾泳灘】黃偉綸稱已制定防止沙粒流失方案 確保水質不受污染
發布時間: 2021/07/11 17:57
康文署轄下大埔龍尾泳灘,是全港首個政府人造泳灘,6月23日已對外開放。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(11日)發表網誌稱,已制定防止沙粒流失方案,也會確保泳灘水質不受污染。
大埔龍尾泳灘長約200米,設施包括更衣室、淋浴設備和洗手間。黃偉綸引述土拓署工程師陳錦輝稱,在整體設計方面,泳灘座向已考慮沙粒受海浪牽引流動的因素。署方已收集不同天氣和海洋資料,例如風速、風向、潮汐、水流、海浪等,並利用電腦模型估算沙粒流動情況,制定防止沙粒流失方案。由於海浪主要來自東南方,於是把泳灘設計面向東南,讓海浪正面沖向泳灘,加上兩端各設一道護沙堤,避免沙粒從左右兩側流失。另外,泳灘以天然海沙鋪設,經過篩選後的沙粒粗幼大小適中,讓泳客踏上沙灘時亦覺得舒服。
就發展龍尾泳灘的挑戰,陳錦輝說水質是重要考慮因素。泳灘西面和東面,分別有一條天然小溪蘆慈河和一條排水渠,為免兩處排水可能對泳灘造成污染,土拓署建造明渠和箱形暗渠,把它們的出口移離泳灘,伸延至護沙堤以外。根據環保署近期為泳灘進行的水質測試,水質維持在最高級別,即是良好,適宜游泳活動。
黃偉綸又稱,另一項挑戰是保育。為了盡量減低對該區海洋生態帶來的影響,土拓署委託魚類專家,就着海洋生態緩解措施作進一步研究及設計,例如詳細生態調查、尋找合適接收地等。經細心評估,土拓署在工程展開前,把受影響海洋生物,包括鰕虎魚、海參、海星等遷往毗鄰的汀角東。
工程完結後,土拓署的定期監察顯示,現時龍尾泳灘附近的生物多樣性與汀角東一帶接近,海洋生態保持穩定,多種被搬遷的物種再在泳灘附近出現。透過工程,人類與海洋生物和諧共存,亦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
泳灘在6月至8月游泳旺季期間,星期六、日及公眾假期的救生服務時間則會延長至上午8時至下午7時。大埔龍尾泳灘位於大埔汀角路168號,鄰近大美督公共運輸交匯處,市民可在港鐵大埔墟站乘75K號巴士、275R號巴士(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駛)或20C號綠色專線小巴,到蘆慈田站下車,再步行約2分鐘便可到達泳灘。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責任編輯:吳卓峰